华体网观点
随着健康理念兴起、 消费市场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,中国营养健康市场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,必将成为资本市场、消费市场和甚至学术领域争相角逐的高增长领域。
日前,老百姓、益丰药房、大参林、一心堂、健之佳、漱玉平民等六大上市连锁药店完成了2021年业绩披露,我们一起打包看一下~ 2021年,六家连锁药店从规模上看大参林、老百姓、益丰大药房和一心堂在150亿级,漱玉平民和健之佳规模在50亿级。 从营收上增速上看, 六家企业增速普遍处于15%上下,其中益丰大药房和健之佳营收同比增长17%居于前列;但从净利上看分化较大,其中健之佳和益丰大药房增速分别为20%和19%,受疫情及会计政策调整,漱玉平民和大参林分别下降47%和26%。 详细数据如下: 漱玉平民保健食品营收4.7亿,同比增加14.50%,销售占比与上一年基本持平。 健之佳保健食品营收3.99亿元,同比增加2.68%,毛利率为47.74%,销售占比提升至8.21%(增长0.24%)。 另有三家企业披露了非药品类的情况,并不理想: 益丰大药房非药品营收2.75亿,同比增加6.17%,毛利率47.6%。 大参林非药品营收24.8亿元,同比下降2.26%,毛利率47.77%。 老百姓非药品营收21.05亿元,同比下降7.26%,毛利率36.88%。 从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,并购潮再起。从门店数量上看, 2021年六家企业的门店数量都在增加。其中大参林增加了2173家排在首位;原本门店数量最少的漱玉平民也加大了收购力度,2021年共增加了1344家,总数超过健之佳。 2022年3月,国家药监督局发布第三季度《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 2021 年 9 月底,全国共有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持证企业 60.65 万家。其中,批发企业 1.34 万家,零售连锁总部 6658 家,零售连锁门店 33.53 万家,单体药店 25.12 万家。 药品经营企业分布情况(来源:国家药监局) 商务部在《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提出,到2025年,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%以上;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%以上;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%。 尽管药店渠道的保健食品受到政策制约,开始被“边缘化”,但其价值犹在。 汤臣倍健表示,2022年将继续推动以带来增量利益为核心的线下销售变革,提升终端及经销商服务体系,打造包括品牌传播、消费者深度互动、优化产品体验的创新和升级,给线下药店渠道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带来增量。 新诺威2021年,进一步加速拓展零售药店的布局,明确目标,积极推动区域拓展及客户开发,各省份逐步加强渗透,同时计划2022年陆续上市新产品,丰富产品线。推出硒维生素C含片、钾维生素C维生素E颗粒、辅酶Q10等新品。产品线的延展,也将进一步扩大品牌矩阵,带来新的使用人群及增量机会。 健合集团也表示,在2022年将持续深化全家庭营养健康布局,深耕中国市场、放眼全球。ANC方面(主要指Swisse),集团将计划进一步推出“蓝帽子”新品,扩大药线分销渠道占有率,刺激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市场更高速增长,满足消费者需求。 疫情对营养保健食品消费市场是一次提振,但行业长远发展还需要靠消费价值提升。 华体网康讯认为,营养健康产品的市场属性是“专业化的快消品”,行业升级方向是营养健康产业,发展模式将从营销驱动转向科技驱动。 产品既要从口感、消费频率上突围,也必须要在科学化方向升级。营养健康产品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创新的组方、明确的机理和循证数据,特别是数据积累越多,专业化属性越强、市场发展空间越大。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,随着专业领域逐渐细分,人体营养健康知识图谱逐渐完善,整个行业将迎来市场良性竞争新阶段,随之而来会有更多相邻行业的高素质赛手争相涌入。具备科学化素质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占领这些新场景的市场。 本文来自华体网康讯